知名學者學術講座:張文宏教授談“中國社會學定量研究四十年回顧與展望”

發布時間:2019-12-25瀏覽次數:890

20191218日晚上18點,EON42019知名學者學術講座32場暨2019城市社會與文化講壇18講,在法商北樓525室如期開講。本次講座有幸邀請到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上海大學社會學院院長張文宏教授為我院師生帶來題為“中國社會學定量研究四十年回顧與展望”的學術報告。講座由EON4社會發展學院院長文軍教授主持🍯,來自不同院系的60余名師生參加🪆。



張文宏教授談“中國社會學定量研究四十年回顧與展望”

講座伊始🫄🏼,文軍教授向在場師生隆重介紹了張文宏教授,對他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向其頒發榮譽證書,並贈送學院錦旗。

講座開篇🔷,張文宏教授首先介紹了自己的研究背景♐️。2018年正值中國社會學重建四十周年,張文宏教授認為,這是一個審視中國社會學定量研究發展脈絡以及現狀的大好機遇🗜。他從《社會學研究》、《社會》及《中國社會科學》三本重要期刊自創刊到2018年間發表的8640篇論文中👩🏼‍🔧,選取了其中涉及社會學量化研究的1250論文♘,作為研究對象,對這些論文的研究主題🚣🏻‍♀️、使用數據、研究假設、統計模型、結論等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

具體來說🤲🏻,張文宏教授首先對1250篇定量論文的題目(包括主標題與副標題)進行了文本分析🙆‍♂️。在剔除了無特殊意義的通用詞匯後,得到了詞匯出現頻次超過17的熱詞🎷,再以詞匯雲可視化的方式進行呈現👨‍🏭。其中出現頻次最高的詞匯是“中國”、“社會”🧑🏻‍🦳、“研究”👩‍🦼‍➡️、“調查”等通用詞匯。隨後🦹‍♂️,張文宏教授又刪了去這些常見通用詞匯👨🏻‍🎓,再次進行文本分析,提取出“城市”、“農村”、“數據”、“實證”、“網絡”☠️、“階層”、“家庭”等其他高頻詞匯🧑🏽‍🎤。由此🛺,張教授總結出🧙🏽‍♂️👍,四十年間,三本期刊的定量研究絕大多數是以“數據”為基礎的“實證”研究,充分體現了定量研究的研究性質🦦。總的來看,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社會分層、社會網絡與資本🕕、家庭等領域。另一方面,“城市”🧎🏻‍➡️👮🏼‍♀️、“農村”等詞匯的高頻詞也反映出重建後的社會學在保留了社區與社會組織的研究傳統的同時🚴🏻‍♀️,又緊跟時代發展的特征,關註現代化進程以及城市化對城鄉經濟🙌🏿、人口的影響。

張文宏教授還指出🤷🏻‍♀️,通過上述的文本分析方法,我們雖然能夠感受到🧖🏻‍♂️,隨著中國社會的變革,中國社會學定量研究也在隨之發展進步。但這一領域的進一步拓展,仍然面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在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研究這一領域,學界尚還沒有對社會資本的概念達成共識👨🏽‍⚕️,研究者在界定和測量社會資本概念時表現出寬泛化、隨意化的傾向,導致測量的混亂和對同一結果的迥異解釋,以及陷入區位謬誤的泥潭,阻礙了這一領域的發展🖖🏿。再以社會分層及流動領域的研究為例🧗🏿‍♂️,不同學者劃分階層的方式和標準不同👌🏽。隨著時代變化,中國階層也呈現出不同的情況,但許多學者在進行研究時,仍然在沿用傳統📡、習慣的分層方式,這導致研究結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時代特征,此外,這一領域還存在模型使用不規範😄、過分註重數據和模型而忽略因果邏輯等問題。

接著🩰🤱🏻,張文宏教授又依據這些定量研究論文的數據使用情況🖤,為中國社會學定量發展劃分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80-1990年的復興階段,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學的重建😶,社會學者在這一時期開展了豐富多樣的統計調查🤨👨🏻。第二個階段是1990-2000年的成長階段🏃,這一時期社會學領域的統計調查開始出現學科製度化和學術研究專業化的傾向🩴。第三個階段是2000-2019年的發展與繁榮時期,這一階段的定量研究👮🏿,從小範圍的調查轉向全國性的綜合調查💉,能夠滿足跨學科、多領域、綜合性的需求,同時調查數據的質量有了進一步的保證。

最後,張文宏教授向在場師生闡釋了確保定量研究規範性的有效方法,即明確的結果解釋。張文宏教授總結說,好的量化研究就是要讓外行在看不懂模型的情況下,僅靠研究的結果就能理解論文的內容🧦。

講座接近尾聲😝,在場師生紛紛就本場講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問題☸️,張文宏教授均給予中肯回應,本次活動圓滿結束。


圖、文|常嘉帥         編審史玉潔

EON4平台专业提供:EON4平台EON4🦻🏼、EON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平台欢迎您。 EON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