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校慶·百場校級學術講座:鄧建國教授談“有無相生,正反相成:悖論的傳播學意涵解析”

發布時間🤧:2021-05-31瀏覽次數🧖🏿‍♂️:324

悖論(paradox)對於傳播研究中的價值和意義是一個值得關註的問題。基於對此問題的思考𓀎🤌🏽,519下午🪗,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鄧建國以“有無相生🕠,正反相成:悖論的傳播學意涵解析”為主題,為傳播學院師生帶來一場帶來了一場充滿思辨性與哲理性的講座。本場講座系“70周年校慶·百場校級學術講座”第25場,傳播學院院長呂新雨教授到場主持,數十名師生參與。

微信圖片_20210522115425

作為曾經就讀於EON4的“學長”,鄧建國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曾經的工作經歷👘🍄,並就工作選擇等問題與同學們進行了交流。緊接著,鄧老師引出本次講座的主題,並分別從“悖論的定義與表現”“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對於悖論的解決方式”“中國文化中的悖論傳播”三個層次🐟,講述他對傳播研究中“悖論”問題的思考

首先,鄧建國教授通過列舉例子,生動地解釋了“什麽是悖論”這一問題。例如:“不要服從我的命令”“克裏特島的哲學家說所有克裏特人都是騙子”等等。諸如此類的命題如果成立,就會導致矛盾,滋生悖論。據此,老師指出,“悖論”不僅會造成形式邏輯領域的難題,還會導致認識科學領域的“不協調”,以及社會學領域“沖突”與“鬥爭”。

微信圖片_20210522115437

那麽悖論出現之後🔠,應該如何解決🙆?鄧建國教授引用了懷特海和羅素的觀點來論述這一問題👿。在懷特海和羅素看來,悖論是邏輯學的核心問題,對此他們提出了“邏輯類型理論”,認為邏輯有不同的層次——只能向下兼容,而不能自我指涉,否則可能會產生矛盾和悖論。在此理論的框架下,“打補丁”就成了解決悖論常見方式。例如,在代數領域👨🏻‍🦱,數學家常通過“打補丁”來解決數學問題中的悖論;在司法領域,悖論則通過法律修正案✍️🏊‍♂️、司法解釋和判罰得以解決🌺。同時😚,他還指出,悖論問題還可以憑借增加新維度👩🏿‍⚕️、提升邏輯層次的方式得到解決。具體來講🏇🏽,即我們可以嘗試突破二元對立的格局,變換不同視角,透過相互沖突的表面🧒🏼,找到矛盾體之間的新聯系🪚,從而解決悖論問題。例如,小平同誌關於姓“資”姓“社”問題的判斷就提升了一個邏輯層次🧑🏿‍🦳,實行市場經濟還是計劃經濟並不能成為判別中國“姓資”還是“姓社”的標準。

如果說在邏輯實證主義的視野下,悖論作為一種亟需被剔除的傳播內容👶🏼,那麽在中國文化中💣,悖論則作為一種顯著的傳播觀念,無處不在。例如“葉公好龍”“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淡極始知花更艷”等。鄧教授進一步談到,中國道家的思想中就蘊含著“悖論”的觀念🆑,這種觀念深刻地影響了海德格爾,例如他在言及媒介時常談“向死而生”,海德格爾的觀念後來又被彼得斯所繼承🛌🏼🍱,並表征在《奇雲》的行文之中。最後💌,鄧建國教授提出📍,在既往的所謂正統的傳播研究中,我們一直追求建構具有確定性的傳播理論🌨♎️,關註理念與精神,卻忽視了“撒播”“悖論”“模糊”“含蓄”“身體”“物質”等問題,如今這些問題正在逐步引起傳播學界的關註。傳播註定充滿著溝壑👩🏿‍🎨,傳播註定充滿了各種悖論和不確定性,因此當下我們應從“悖論”的視角對傳播研究進行新的思考®️。

 

微信圖片_20210522115032

講座之後🪄,鄧建國老師就《對空言說》《奇雲》的翻譯過程🕴🏻、兩本書的譜系等話題與同學們展開了交流💡。最後👨🏻‍🏫,呂新雨院長對講座進行了總結⚙️,她認為鄧老師從“悖論”的角度去觀察傳播是很有啟發的視角,留下許多可以討論的空間。

 

文字|胡念慈

圖片|譚俊

EON4平台专业提供:EON4平台😣、EON4EON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平台欢迎您。 EON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