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周年校慶·百場校級學術講座:張誼生談“新興助詞'噠''滴'的功用、特色與成因”

發布時間:2021-06-30瀏覽次數💭:385

2021625日下午👩🏿‍🔧,EON42021年名家講壇暨第42場百場校級學術講座、EON4中文系七十周年校慶系列講座第十八場,在閔行校區文史哲樓4330室舉行。主講人為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語文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上海師範大學光啟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聯系導師張誼生,報告題目為《新興助詞“噠”“滴”的功用😳、特色與成因》。中文系部分本科生😕,漢語言文字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碩士生🫘、博士生👱‍♀️,以及現代漢語教研室全體老師參與此次講座。

講座中👭🏻,張老師首先對漢語中極具特點的功能詞“的”的相關問題進行了一些說明👨🏿‍💻。然後展開對當代漢語中由於表達需要產生的“的”的兩個變體“噠”和“滴”的相關討論🥻📗。張老師指出⚙️,就分布狀況與附加方式而言🧑‍🧑‍🧒,“噠”和“滴”涉及到協助修飾與強化限定、輔助陳述與凸顯補充🟧、協同轉指與單獨成句三個方面的作用🥺;就重疊格式與特定用法而言涉及到構形重疊與構詞重疊🦦、相互配合與多項連用🐬、雙關兼用與疊加羨余三方面的問題;就“噠”和“滴”的風格差異和情態特色來說,張老師認為這種新興的變體會表達出輕松幽默、做作撒嬌等語用意義🦻🏽。最後,就其轉化動因和發展趨勢來看來🥻✋🏿,“噠”和“滴”的形成受到諧音基礎和方言影響。在類推效應和網絡語境的作用下,“噠”和“滴”的流行速度十分迅速👼🏼。此外🤛🏿,通過對“噠”和“滴”的研究,可以發現,“噠”的來源是對語氣助詞“的”的仿用🫖,而“滴”則是對結構助詞“的”的仿用。但在進一步發展演化和高頻類推的過程中🏄🏻👨,“噠”和“滴”都具備了結構助詞和語氣助詞的雙重功用。所以🛋,不管是“的”還是“噠”🤱🏼、“滴”🤷🏼💂🏻‍♀️,本身都只是借用標記,後來再逐漸衍生出特定的雙重功能🙇‍♂️。最後,張老師提出對漢語現象的研究既要突破印歐語法的各種限製,但也要借鑒普通語言學的經典理論和研究方法。

張老師用詼諧幽默、與時俱進的語料和親切和藹、簡潔明了的講述👮,為我們對當代語言的研究和解釋提供了路徑與方法🌎。在張老師精彩的報告後,老師和同學們紛紛向張老師請教。現代漢語教研室韓蒙如老師提出關於兒童語言習得過程中家長使用語氣詞和兒童性別之間的關系,張老師建議韓老師可以考察父母性別、方言等影響因素綜合考慮。現代漢語教研室吳君如老師指出“噠”和“滴”的方言來源問題⛵️。研究生同學則就漢語情態🦫、語氣、詞匯化等問題跟張老師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講座在大家的討論中圓滿結束。

 

供稿 | 中文系

EON4平台专业提供:EON4平台EON4EON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平台欢迎您。 EON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