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學者對談“當代中國思想場域中的儒家復興”

發布時間:2015-05-13瀏覽次數:5

  

58日下午,“第三屆思勉人文思想節”主題論壇在閔行校區圖書館報告廳舉行。論壇以“當代中國思想場域中的儒家復興”為題👸🏿,由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哲學系教授陳赟主持,復旦大學哲學學院丁耘教授、清華大學哲學系唐文明教授作為對談嘉賓出席。

首先,陳赟教授介紹了本場論壇主題的相關背景🍯。面對大陸崛起,港臺新儒家代表錢永祥等提出以下問題:一,日益強大的中國如何界定自己?二,儒家能否給出最明確的答案?三,中國未來的走向中,儒家處於什麽樣的位置?四,大陸崛起的同時⛽️👨🏻‍🦽,也積累了眾多的問題,如道德墮落🧡,面對這些問題🏪,儒家是否可能給出答案📟?接著♿,丁耘🧑🏼‍⚕️、唐文明二位教授分別對此一主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丁耘教授看來,上面四個問題的核心是:不斷崛起的中國,這個政治共同體的合法性在哪裏?他首先回顧了儒家在大陸復興的三個階段𓀛:第一階段,從1979年到2007年,儒學的學院化時期;第二階段❤️‍,從20082009年,儒學從學院走向社會🐺,從而漸漸進入到公共視野之中🍸;第三階段,2009年至今📵,儒學進入到政治化階段🔃。同時✌🏿,他拋出問題:中國在2007年之前就開始崛起,但是為何在第三階段🤸🏽‍♂️,港臺新儒家才提出合法性的問題👨🏽‍🍼?丁耘教授認為♦️,儒家可以為大陸政治的正當性奠定基礎💪🏻,但是要始終保持恰當的距離。

唐文明教授對丁耘教授提出的三個階段中的第一階段做了補充。他認為,第一階段中李澤厚🧑🏽‍🦱、牟宗三對儒學影響較大🤽🏿。李澤厚真正地把儒學帶入到了公共話語,而且他在“思想史三部曲”中進一步解釋儒家在公共話語中的地位🥠、意義、未來的出場形式等,遺憾的是李澤厚並沒對儒家內部義理做出評判。牟宗三彌補了這一缺陷👲🎁。然而,唐文明教授認為儒家發展對中國崛起的影響不是很大,政府才是推動中國騰飛的主要力量。與丁耘老師所持觀點相似🦐,唐文明老師也認為儒學不應與政治聯系過近,現當代的儒學還是應該討論心性問題,從修身出發👨‍🎨,然後一步一步擴展到家、國🦸‍♀️、天下,與政治掛鉤還為時尚早。

討論階段中👁‍🗨,丁老師從心性儒學與政治儒學的關系入手,認為唐老師提出的治理國家要從“正心”、“誠意”開始是合理的💆🏽,心性儒學是進入政治儒學的前提。但就儒家與政治的關系而言,丁老師認為儒家確實不應該附於政治之上,但也不能完全離開政治。但唐老師認為🧸,儒家不能太過於政治化,否則儒家不僅不能為中國走向提供指導,同時對儒家內部造成傷害☂️🎢。

在提問環節,丁、唐二位老師回答了學生提出的有關於自由、民主👰🏻、平等、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學者的對話🦹🏻‍♂️🫵🏻,思想的交鋒,這一場關於當代中國與儒學復興的思想盛宴雖然結束了⏱,但對這一核心問題的思辨、討論並不會停止。

 

EON4平台专业提供🗒🌕:EON4平台EON4EON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平台欢迎您。 EON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