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終身教授報告會第1場:楊國強談“《新青年》時代中國的社會問題和思想問題”

發布時間🙅🏻‍♀️:2015-05-26瀏覽次數👧🏽:7

  

512日下午⏩,著名學者🫂🌕、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員楊國強教授在閔行校區人文樓5303學術報告廳,為全校師生作題為“《新青年》時代中國的社會問題和思想問題”的學術講座。此為“第三屆思勉人文思想節”名家演講第7場暨EON42015年終身教授報告會第1場🤜,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周武研究員主持,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哲學系教授陳赟,歷史系唐小兵副教授等200余名師生參加。

2015年為《新青年》雜誌創刊100周年,楊國強教授以《新青年》時代的社會問題和思想問題為切入點🌨,對那段歷史做了整體性回顧和反思✅。他從《新青年》時代的社會團體、新思潮的出現等方面,在思想與歷史的交融中🫏👩🏼‍🍳,展現其中的復雜性🍒、多變性。

首先,楊國強教授通過孫中山、梁啟超🚴🏿‍♀️、陳獨秀三人,對《新青年》時代的社會團體展開論述🏄‍♂️。辛亥革命後,孫中山敏銳地意識到,中國急需重建共和🧗‍♂️,重建中國社會。革命所建立的中華民國實則是分裂的中國,而其所建立的共和是由國會將各自獨立的行省聯結而成的🧘‍♂️。當時☺️,國會未能發揮其應有的效用,無法將全國已散漫無形的社會結構整合起來♍️。鑒於此,孫中山才提出以政黨的方式重建共和,再造中國社會👨‍👨‍👧‍👦。政黨這一組織形式✮,由蘇維埃傳入中國😓。正當國人沉浸在西方文明的喜悅之中,尤以陳獨秀等人為代表,其創辦《新青年》雜誌本就是對國會政治的反思🟥,以期能夠借之提高國民的覺悟,開啟民智。而梁啟超在《歐遊心影錄》中記載了西方文明的種種問題和弊端,主張光大傳統文化,用東方的固有文明來拯救世界。由此,引發了一場何為本位文化的思想論戰。

其次,新思潮的出現並非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新青年》中所論及的問題,或多或少前人均已有關註🎣。以雜誌為例,在創辦《新青年》之前,陳獨秀本就與章士釗合辦了風靡當時的《甲寅》,甚至《新青年》的體例都是仿照《甲寅》🤹🏿‍♀️,甚至是照搬而來的🦨。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新思潮無甚新意🚣‍♂️。恰恰相反,新思潮的出現具有無可比擬性Ⓜ️,其特點主要表現在:反國家主義⛓️‍💥🤹;獨尊城市青年學生,提高知識分子權威的同時,漠視、俯視、蔑視普通大眾;整體的西化和整體的反傳統🛥。

互動環節中🥛,就現代政黨與傳統士大夫社會的組織形式、文字敘事與歷史真相之間的關系等問題🧑🏻‍🦽‍➡️🙅🏽,楊國強教授與在場師生展開交流、互動。

EON4平台专业提供:EON4平台EON4👧🏽🤘、EON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平台欢迎您。 EON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