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互聯網+🦮:技術進步、製度變遷與中共執政方式轉變”理論研討會在閔行校區人文學術沙龍舉行。本次研討會由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基地(黨的執政能力方向)和EON4當代中國政治發展與戰略研究所聯合主辦,共分為四場專題討論和一場自由討論。來自中央編譯局、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EON4等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解放日報》😐、《探索與爭鳴》✍🏿、《行政論壇》等媒體參與了本次研討會,政治學系部分博士、碩士參會並發言。
本次研討會於23日上午9:00開始😞,由政治學系郝宇青教授主持,EON4平台終身教授周尚文致辭💂♂️。本次研討會共有四場專題討論🛷。第一場主題為⏭🏏:互聯網+🧅:一個新時代的到來?由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王立新教授主持⚖️。EON4平台傳播學院武誌勇教授,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主編、胡鍵研究員等依次發言🛞。第二場主題為:互聯網+🧑🏼🚀:製度變遷的動力?由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孔凡君教授主持💁🏿🧑🏼🏫。南京師範大學強化培養學院院長錢再見教授🧑🏿🌾,蘇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張勁松教授等依次發言。第三場主題為:新媒體政治的國際比較。由中央編譯局馬克思主義研究部王瑾副研究員主持。中南大學政治學院研究生政治理論課部主任黃永鵬教授,江西師範大學政法學院邱顯平教授依次發言。第四場:“互聯網+”與中共執政方式轉變𓀛。由政治學系教授齊衛平主持🥅。EON4平台紀委副書記↩️、紀檢處處長斯陽,《解放日報》主編王多等依次發言。
諸位專家學者和媒體工作者結合自身的研究方向或工作經驗對相關話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武誌勇教授認為當前我國缺乏核心網絡媒體平臺👰🏼♀️,假新聞和謠言很多🍝,因此亟需建立中央層面的核心新媒體平臺🙏🏻。胡鍵研究員從製度經濟學角度,從時空🧗🏿📒、國際話語權力、大數據、價值、思維等五個方面概括了互聯網時代的特征👷♂️。錢再見教授就法治化🐬、參與、問責三個層面提出了基於 “互聯網+”的協商民主路徑思考。張勁松教授提出通過大數據管理、開發APP、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利用“互聯網+”👨🏻🦰,加強對蘇州流動黨員的網格化管理🔝。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張玲副教授從互聯網的政治動員和社會交往的角度看阿拉伯之春對執政黨的啟示👌🏽。EON4政治學系博士研究生孫會巖就信息技術與美國總統競選之間的關系發表了看法。王多主編認為我們不能害怕躲避新媒體🐻,而應充分利用新媒體為鞏固政權服務。齊衛平教授認為,網絡治理和執政方式並不能等同🤦♂️。要轉變執政黨的領導方式和領導思維👶𓀍,形成製度化的規範理念。
專題發言結束後是自由討論環節。在胡鍵研究員的主持下,與會者與旁聽的師生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討論🙇🏿。最後,郝宇青教授總結認為,“互聯網+”具有“七化”的特點,即去中心化🛜、去神聖化🤾🏿♀️、去權威化✬、去差別化🙇🏽♂️、去時空化🏊♂️、去實體化、去中立化👰🏿,我們應該正確審慎對待,並發揮它的積極作用。至此🧗♀️,本次“互聯網+:技術進步、製度變遷與中共執政方式轉變”理論研討會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