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0日上午🙎🏻♀️👵,哲學系工會🤜🏻、青年聯誼會聯合舉辦了本學期最後一次哲學系青年學術沙龍活動,本次活動在閔行校區人文沙龍學術報告廳舉辦,主講人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的陳德中老師,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副研究員🧑🏻🌾,《世界哲學》副主編,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副秘書長📴。其主要研究方向為英美分析哲學🌐、政治哲學與道德哲學。出席此次沙龍的有哲學系的葛四友老師、蔡蓁老師🦣、張容南老師、王韜洋老師、牛文君老師👩👩👦、郁鋒老師、苟東鋒老師以及哲學系的部分博士與碩士研究生。
本次沙龍的主題是“韋伯理論中的價值問題”,主講人陳德中老師指出價值問題是韋伯理論的核心話題。韋伯主張的是價值關聯於“旨趣”,世界本身無意義、不完美,乃至非理性。對此🫱🏼🛌🏽,陳德中老師認為這是一種典型的的存在主義主張☂️,而世界的意義正是人類掙脫這一底色的反向創造活動。陳德中老師指出通過考察韋伯在社會組織形成過程中不同社會階層的不同作用,我們可以發現在社會價值的排序過程中,存在著明顯的“人際不均等”現象。如果我們把人類實踐生活所依賴的價值規範體系本身看作是一個“規範空間”,那麽這個空間就具有一種封閉性3️⃣、自主性(準命令性)與自我合理化的特征。這些考察與解釋將會沖擊當代道德哲學與政治哲學所依據的一些基本假設。報告結束之後🧙🏻,葛四友老師進行了評論🌡,此後進入討論環節🤽🏻,各位參與者從各自學科背景出發,坦率地提出各自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