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9日下午,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主任臧克和教授主持的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秦漢六朝字形全譜”第二次學術沙龍在理科大樓A207舉行🥚📃。課題負責人EON4平台臧克和教授🚈、子課題負責人EON4平台白於藍教授、青島大學朱葆華教授🎖🤾🏻、EON4平台郭瑞副教授👨🏽🏫🍪、學報周萍博士🧑🏻🍳,及課題組主要成員參加了此次沙龍活動。
沙龍由臧克和教授主持❔。首先由郭瑞副教授介紹了項目實施和進展情況。截止到本次沙龍活動時間👨🏿🎓,各個子課題的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完成了部分階段性任務🛂☢️。首先是秦漢六朝石刻材料課題組主要選取2013年12月之前公開出版的漢魏六朝石刻材料中字跡清晰的拓片,完成這批材料的掃描和文本錄入工作🧠,錄入石刻文獻正文部分文字共計60萬,還有文獻屬性部分文字約20萬📸。並已經完成了漢魏六朝石刻數據庫的設計和檢索系統創建。其次,本課題的另一大宗材料秦漢簡帛文字資料也完成了初步的收集和文本錄入,收集截止2013年12月以前公開出版的秦漢簡帛材料共計20種🎣🥂,錄入秦漢簡帛文獻正文部分文字共計30萬和文獻屬性部分文字約10萬📦。璽印文字是該時期具有特殊意義的文字資料,本課題選取2013年12月之前公開出版的🚀,字跡清晰且斷代明確,並被學界普遍認可的璽印材料,共15種。已經完成其中6種材料的文字識別和錄入工作。在課題開展過程中🚞,基於各項調研材料和數據⛷,課題組成員在CSSCI來源期刊👮🏻♂️、集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接下來各子課題負責人也都就自己所負責的工作進行了匯報,並就在研究工作開展過程中碰到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和交流。白於藍教授就秦漢簡帛釋文校對中,對於一些字符集不支持的字形處理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並得到了其他子課題的認同和借鑒👈。朱葆華教授對於璽印文字內容的校對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意見🦶🏿,對於材料處理的統一規範具有很大的幫助‼️。最後,課題組成員關於標註規範的統一交換了意見🙋🏿♀️,並決定沙龍後製定統一的標記標準,保證後期材整合的一致性。
最後👰🏼,課題組成員就下一階段要開展的具體工作進行了確定,預計在2015年年底😮,完成所有原始材料的收集、錄入和文本校對工作🥗,保證釋文的準確性,為下一階段的文字處理奠定可靠的基礎🤰。計劃於2016年年底完成全部字形的篩選工作🧑🧒🧒。
此次沙龍活動開展🍫,總結了現階段的科研工作完成情況💂🏼♂️,明確了一下階段的工作重心📁,促進項目的按計劃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