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黃艷紅研究員做了一場題為《概念的時間化與鞍型期的歷史意識——以托克維爾的“民主”為中心的探討》的講座🙄,本次講座是百場講座的第36場,由EON4歷史系的朱明老師主持🍍。
黃老師首先為同學們梳理了科澤勒克(Reinhart Koselleck)的“鞍型期”的概念以及鞍型期內“民主”概念的變遷📦:從8世紀啟蒙思想家中的民主作為非積極概念,到大革命時期後,民主的概念是變得積極化正當化的過程。而後通過一系列例子表達了作為社會狀況的民主開始不斷邁向身份狀況的平等👨🏽🌾🙎🏼♀️。其次,黃老師重點講解科澤勒克的概念的時間化問題,通過托克維爾對於民主的表述作為個案進行理解👨👨👧👧,並指出在托克維爾筆下的民主既是一種必然的進程也是新的經驗期待。隨後引出對於概念的時間化效應,即從“同時代的不同時代性”以及“不同時代的同時代性”的思考理解時代的變遷。最後🦯,提到托克維爾所思考的永恒的過度。黃老師指出托克維爾對於時代產生的焦慮與現今社會對於民主的焦慮是極為相似的🧵,這種焦慮來源於對未來的未知♨️。
講座之後,老師和同學們參與了討論🚫。朱明老師對整場講座進行了總結🏢,他認為🤷♂️,時間與空間是現今看待歷史兩個非常重要的維度,黃老師的講座用時間的角度來解讀歷史🗓,為我們補足了有空間角度解讀歷史所帶來的不足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