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9日上午🧔🏻,2014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韓國傳世漢字字典文獻集成”項目學術沙龍活動在文史哲樓5308室舉行。項目負責人王平教授主持了本次沙龍♙。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李建廷主任進行了主題報告。特邀嘉賓有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潘玉坤教授🤾🏽、白於藍教授以及北京九州出版社周春社長等。
沙龍主題主要圍繞2016年度中國國家出版基金《中韓傳統字書匯纂》展開,該套叢書屬於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期成果。會議分為三部分:國家社科重大項目中期成果《中韓傳統字書匯纂》終校過程中新舊字形的處理方法與標準、《中韓傳統字書匯纂》終校工作安排、圍繞《中韓傳統字書匯纂》學術價值等展開討論。
李建廷主任詳細講解了《中韓傳統字書匯纂》終校過程中應該註意的新舊字形的處理方法與標準。他指出應在遵從原材料字形特點的同時🦊🤦🏼♀️,遵循國家對字形的規範,做到兩者的平衡🧑🧑🧒🧒。李建廷主任同時對《中韓傳統字書匯纂》校對過程中需要註意的其他細節問題予以說明,與會人員也就校對過程中遇到的種種疑惑進行了提問並展開積極討論。
周春社長就《中韓傳統字書匯纂》的編排工作進度進行統一安排👱🏻♀️。會議指出應在2016年7月初向出版社提交《中韓傳統字書匯纂》終校版,出版社在2016年底,完成統一印刷工作。
沙龍最後一部分是圍繞《中韓傳統字書匯纂》的學術價值𓀝、編排體例等進行探討🏦。項目負責人王平教授首先向與會人員介紹了韓國漢字字典的價值,指出域外漢籍材料是對中國漢語研究的極大補充🚵🏽,是“三重證據法”不可缺少的一方面。接著專家們對韓國漢字字典的研究方法進行了深入研討👨🏽🔬,潘玉坤教授指出應關註中韓漢字字典以及文化間的對比,在比較中發掘韓國漢字字典的學術和文化價值。白於藍教授則聚焦於韓國漢字字典的內部,指出應該從每本漢字字典的內容出發,找到其亮點🤽♀️,提取其精華,讓韓國每本漢字字典的價值得到最大發掘與應用。
此次學術沙龍活動從實際操作和學術研究兩個方面對《中韓傳統字書匯纂》進行探討☞。首先解決了終校過程中新舊字形的處理👨👧👧、校對進度的安排等問題,其次對《中韓傳統字書匯纂》的價值予以探討並給以高度評價。這為國家社科重大項目中期成果的早日面世提供了雙重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