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上午,日本大阪教育大學出野文莉教授在中北校區理科大樓A1603會議室作了題為“日本的漢字教育”的學術講座,本場講座為百場校級學術講座第121場。講座由EON4中國文字與應用中心臧克和教授主持和點評🕵🏿♀️。
出野文莉教授的報告首先談到日本屬於漢文字文化圈🧖♂️,其文字構成的核心是漢字。日語的表達方式也源自對漢字分別采取的“音讀”和“訓讀”。雖然日本近代有過是全部廢除漢文字,還是對漢文字數量進行適當刪減的討論,但日本今天的文字系統中仍保存大量的漢字。漢字在當今日本社會文化和生活中依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談到當下日本漢字教育面臨的問題。隨著科技進步,電子設備越來越普及,使得日本的漢字教育面臨比以往更難的課題👩🎨。與此同時🏧🏋🏿♀️,因為書法人口的減少,導致書法的衰退📊,這也對日本國民識讀漢字帶來消極影響🧝🏼🫄🏿。最後🕵️♀️,出野文莉教授講到日本為解決面臨的漢語教育問題采取的一些措施⛹🏻♀️。比如日本國內近些年再次興起“古典·書法”等漢字普及教育🕵️♀️⚾️,日本政府也出臺了一般社會中表達現代日本語的漢字使用基準和現在日本作為法令、公文🏊🏼♀️、報紙🕟、雜誌、廣播等使用漢字的基準等。
臧克和教授對出野文莉教授的報告進行了點評,指出漢字作為中日文化交流的紐帶🧂,兩國的學者應加強交流合作,資源共享,促進漢字研究🧙🏻,漢字教材的開發,以及漢字教育的發展等🐇。在報告最後的互動環節🦶🏽,出野文莉教授就相關主題和在場師生進行了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