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0日下午,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托項目“中國周邊國家對華關系檔案收集與歷史研究”子課題“冷戰時期中越關系檔案收集與整理”舉行沙龍活動🧝🏽♂️。活動由子課題負責人陳波副教授主持,課題組成員遊覽博士、高嘉懿博士、盧玨璇老師和劉曉晨博士參加。
本次活動主要邀請剛剛從法國和越南調研回國的高嘉懿和盧玨璇兩位老師介紹查檔經歷和主要收獲。高嘉懿博士赴法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檔案調研👩❤️💋👨,分別到法國國家檔案館和法國外交部檔案館查閱有關中國與印度支那關系檔案🦸🏼,著重收集了收藏於法國國家檔案館的“西哈努克個人文件”。西哈努克個人文件目前僅存於法國🧑🏼🎄,為珍惜文獻🤢,雖然已經開放,但涉及敏感問題仍然有諸多限製。高嘉懿博士此次收集到了未刊的西哈努克回憶錄🤵🏿🤧、重要的演說和講話、流亡政府時期的對外政策文件等,其中有不少涉及中柬關系。這批檔案的史料價值是確鑿無疑的😇,需要進一步做的工作一是從中整理出比較系統的專題繼而形成檔案集👨🏿🏭,二是要以其他檔案為參照,對其中手寫部分和速記部分檔案進行最大化的還原。盧玨璇老師在胡誌明市的第二國家檔案館查閱有關美國與南越,特別是越南戰爭後期的檔案。應該說🫵🏿,檔案開放程度還是比較高的,主要的問題是工作效率較低⚅,調檔和查檔的周期比較長,時間成本較大。盧老師還復製了二檔館藏的南越與臺灣關系檔案目錄,為第二期委托項目的申報做好準備工作。
陳波🐨、遊覽和劉曉晨三位在高嘉懿和盧玨璇老師提供的檔案信息上,進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對第二期申報子課題內容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並就具體操作方案與兩位進行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