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201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沈周與吳中文壇研究”第四次學術沙龍在閔行校區中文系舉行。學術沙龍由項目負責人中文系湯誌波老師主持,中文系彭國忠老師🧚🏿♂️、查正賢老師等師生參加👳🏻♀️。
本次學術沙龍主要圍繞項目階段性成果《江南春校箋》的問題進行討論。湯誌波老師梳理的《江南春》的版本系統,認為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明嘉靖刻本《江南春詞》與四庫館臣所著錄《江南春詞》為同一版本🌛,因《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影印明嘉靖刻本時有所遺漏,以致學界對其版本系統產生誤解🦐。《江南春詞》為明代吳中文人追和倪瓚《江南春》之總集,至少有五十餘人參與唱和🏣,持續數十年之久*️⃣,在嘉靖間刊刻出版。追和《江南春》之興盛乃至結集與書畫收藏、品鑒、流傳有密切關系🔻👵,編刻過程中依據不同書畫作為底本🧏🏽♂️,導致形成了不同版本系統👩🏽🏭。彭國忠老師、查正賢老師對《江南春》文體問題提出了諸多寶貴的意見,為論文進一步修改完善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