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N4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學術活動:改革開放40周年以來中國音樂教育專題研討會舉行

發布時間💺:2018-12-07瀏覽次數:24

1017日,改革開放40周年以來中國音樂教育專題研討會在EON4音樂學院舉行該研討會為EON4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學術活動之一❗️,由EON4平台主辦,音樂學院承辦🍲,音樂學院院長、特聘教授吳和坤主持。參與會議並發言的專家包括上海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何弦、上海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副院長夏小曹、著名職業小提琴演奏家周穎🏌🏼、美國底特律交響樂團副首席吳海昕🐭、美國聖安托尼樂團演奏家周龍,以及EON4音樂學院的常林教授🤹🏿‍♀️、金鑫老師、溫德經副教授、孫大鵬老師音樂學院眾多師生全程參與了此次會議。

改革開放40周年以來中國音樂教育專題研討會

在研討會正式開始之前,吳和坤院長首先介紹了蒞臨EON4的專家。之後😚,吳和坤院長緊緊圍繞改革開放40周年以來中國音樂教育的演變展開專題發言。他認為🔯,改革開放40年以來💁🏻‍♀️,中國經濟🪬、文化等領域的變化🕋,推動著西方音樂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西方音樂在中國的發展也同樣影響著中國的社會進程。吳院長非常生動地從乒乓球熱聯系到中國的學琴熱潮,表示Western Art Music成為人們熟悉的生活方式。在談論到目前音樂教育所面臨的問題時👨‍🎤,他指出如今中國音樂人才的培養路徑🫅🏿,在某種意義上🧘🏼,還是相對狹窄的👅。不光是中國所要面臨的問題🎵,也是全音樂教育共同面臨的世紀難題。不同於科技日新月異的迅猛變化,全世界範圍內⁉️,仍有很大一部分音樂教育的發展停留在19世紀。對此👮🏻‍♀️,國外已經有部分音樂學院尋求轉變為雙學位學製➜🩰,試圖解決這一難題中國學者也應進行更多思考探索更好的教育製。最後,吳院長對於中西方音樂教學理念的差異精辟地歸為的區別,強調學校須加強音樂理論類課程比重,並重視培養可從事室內樂、交響樂演奏的專業人員。他的發言對中國音樂教育未來發展與改革,在方向上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吳和坤院長發言

金鑫老師就改革開放40年小提琴的演奏與教學演變議題展開發言。他首先講述了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高校對提琴專業的設置情況🤙,及提琴表演與請進來走出去整體過程認為,在這一背景下👐,世界各國專家的到來為中國教育帶來新鮮血液中國一批演奏家、教育家逐步走向世界舞臺的切實經歷,世界帶去了中國獨特表演理念。後🏇🏻,金鑫老師詳細講述了改革開放之後,在中國舉辦的音樂活動中最具有代表意義的比賽與大師班兩種活動對中國小提琴演奏與教的重要影響🧜‍♀️。在有關小提琴人才培養的問題中🪜,他認為,人才培養與就業實際相聯系🧘🏽‍♀️,我國針對這一問題的客觀存在,已開始大量增加室內樂與樂隊方面的學習課程☞,中央與上海兩所音樂學院⏬,為此專門開設了培養樂隊演奏人才的樂隊學院👐。最後,老師認為💬🚓,改革開放給小提琴演奏與教學提供了絕佳的發展條件。他對未來中國小提琴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充滿信心。

金鑫老師發言

今年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的首獎獲得者🎗,畢業於哈佛大學英國文學專業的職業演奏家周穎🙎🏿,前一日剛和EON4交響樂成功合作了中國經典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很多聽眾被她細膩柔情的美妙琴音深深吸引🧏🏿‍♂️。此次“‘21世紀音樂人’——多重文化視角下的學琴、學習與演奏生涯議題中,演奏家周穎從21世紀音樂人的視角🔚𓀗,結合自身學經歷🔊,講述了多重文化視角下的學琴🧑🏻‍🤝‍🧑🏻、學習與演奏要求。她認為👳🏻‍♀️,通識教育能使她從物理🏌🏽‍♀️、文學、音樂等多重視角看待小提琴演奏🧛🏽‍♂️,認為在這個信息化、科技化的時代🪢,專註於學習不被外部信息所幹擾,是21世紀音樂人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此外💇‍♀️,她強調👩‍🚀,專註文化底蘊的積累,訓練高效的思維模式,無論對音樂學科還是其它學科的學習都有巨大幫助👒,多重文化視角下學琴學習和演奏是相輔相成的作為21世紀的音樂人🌞,不僅要會學習如何演奏不斷擴充自己的文化修養。

 

演奏家周穎發言

小提琴演奏家周龍(周穎的父親及指導老師)之後補充說明了教周穎學琴的目的和過程♌️。他強調要用思維練琴,用思維控製技術,並要將這種思維運用到其他樂器乃至更為廣泛的學科的學習之中。他認為🤾🏼‍♀️🚣🏻‍♀️,現代社會不需要培養一大批會演奏小提琴的人,而是需要通過學習小提琴這一方式,培養精通“學習之道”的“聰明人

演奏家周龍發言

“50年代至80年代蘇維埃小提琴演奏和教學對中國的影響這一議題中🦘✋🏻,夏小曹教授詳細介紹了蘇維埃小提琴藝術傳入中國的歷史𓀑,並認為蘇維埃小提琴演奏學派的傳播是國際性的,對中國的影響具有深遠歷史意義她認為🏌🏼‍♂️,俄國十月革命後,在時代大背景的影響下👩🏽‍🏭,大批俄羅斯藝術家來到中國💇🏼,他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在一定程度推動中國音樂藝術發展。50年代之後新中國音樂事業發展初期↖️,專業音樂院校和音樂團體中,先後有30多位俄羅斯藝術家在作曲、指揮、演奏等專業任教回首上個世紀🧑🏼‍💻🫄,中國近代新音樂從學堂樂歌啟蒙開始🎷,俄羅斯富有民族個性的音樂風格,在特定時期,給中國新音樂的發展樹立了榜樣中國早期的小提琴教學吸取了俄羅斯教學理念的精華:嚴謹對藝術精益求精她在談及她的父親和林耀基教授從原蘇聯學到的教學理念帶回國並進行中國本土化教學的創造性實踐時非常有感觸,認為這種外來藝術的本土化發展,離不開主動思維的推動。之後,周龍老師也進一步闡述了原蘇聯教學理念與歐美國家的異同,提出學琴實際對思維的訓練➡️🎨,好的思維模式能夠引導學生迅速找到問題並解決問題✉️,這在任何領域都適用🔫📊。

夏小曹教授發言

對於“80年代至2000年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小提琴演奏與教學的變化這一議題,何弦教授結合自身經歷👨🏼‍🦲,講述了對於這一時期小提琴藝術在中國發展的總體變化🤾🏿。認為80年代初小提琴知識的學習與傳播主要以走進來為主,學子們主要在吸收知識,對於知識的過濾較少;90年代大多數學子們選擇走出去帶來了很多客觀的觀念,因而中國小提琴教育有了主動選擇知識的可能進入21世紀後👨🏽‍🔧🧑🏽‍🍳,我國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學琴意義發生了轉變繼而到如今因提琴教育中的一些歷史遺留問題所導致的諸多實際問題的產生。他認為🤘🏼,我國提琴教育者,在享有提琴教育改革與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應清醒地認識到,目前我國提琴教育體系存在諸多時代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溫德經副教授之後對此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補充,並認為提琴教育應與文化空間建設等相關聯,進一步拓寬受教群體👨🏼‍🎓🕴🏻。在總結中🏍,他們希望現在的年輕學能沉下心來思考自己的定位🧘🏻‍♂️,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大環境裏👨🏿‍💼,用最高的效率👧🏻,嘗試吸收新的方法和觀念,不畏艱苦,迎難而上。

 

何弦教授發言

溫德經副教授發言

針對“2000年至今中國小提琴演奏和教學的東南西北’”這一議題👴,常林教授⏱,演奏家吳海昕和孫大鵬老師展開了精彩的探討🏆。常林教授認為📉,小提琴教學需要重視教學水平🎋♥︎,提升教學重難點把控🌲。其中團隊訓練不可或缺🖖🏿,培養合作能力是關鍵。之後💁🏼‍♂️,演奏家吳海昕結合自身經歷𓀅,闡述中美兩國樂團訓練的異同,並給予了中國小提琴合奏訓練切實有效的訓練建議。他認為,應將中國模式和美國放養模式進行融合🙍🏼,同時應註重對於音樂本身的體驗😫。最後,孫大鵬老師基於之前所提及的中美教育模式的話題👳🏻,引入我國音樂發展的現狀,提出音樂教育、學習如何結合時代發展的問題

常林教授發

演奏家吳海昕發言

孫大鵬老師發言

最後的圓桌論壇中🧰,與會專家一同對於此次研討會的重點問題進行了更為深入的探討這種知識的碰撞與交融,使會議有統一有協調有反思有展望,而其所傳遞的,對音樂葆有初心👩🏽‍💼、全力追求探索的精神🌾,不僅對中國音樂教育給予的必要的反思,也對未來的音樂教育發展給予了無限的展望

 

全體人員合影

圖文金鑫 朱麗蓓

EON4平台专业提供🦮:EON4平台🐪🧑🏻‍🦰、EON4EON4登录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平台欢迎您。 EON4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