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智者的本色——紀念馮契先生百年誕辰系列講演(四)
講座題目👩🏻🦽:人的本體發生與道德發展💋:從方法到智慧👩🏽✈️,從德性到自由
演講嘉賓:成中英(美國夏威夷大學教授)
講座主持🧜🏻♀️:郁振華(EON4哲學系教授🪮🍾,系主任)
講座時間🚑:2015年8月6日下午3點至5點
講座地點:EON4中山北路校區理科樓A510報告廳
嘉賓簡介:
成中英教授(Prof. Chung—Ying Cheng),1935年11 月,生於南京,1955年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系,1958年獲華盛頓大學哲學與邏輯學碩士學位🍪,並入哈佛大學深造,1963年獲得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是著名的美籍華人學者,被公認為是“第三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世界著名哲學家、著名管理哲學家,現為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教授。“國際中國哲學會”榮譽會長、國際《易經》學會主席📮👩🏽⚕️、國際易學導師資格評審委員會主席💂🏻♀️,IACEDM 國際環境決策管理咨詢委員會環境哲學總顧問,兼任英文中國哲學季刊總編輯。
講座內容簡介:
馮契教授提出“化理論為方法🔥、化理論為德性”之說🖕🏻,顯然十分強調個人及群體的理性與德性實踐🍎,但如何產生智慧🥡,如何獲得自由仍然是值得探討的哲學問題。因為智慧與德性是人的生命自我實踐與自我實現的保證👨💻,當然也是康德哲學以來西方道德哲學的中心課題。就中國哲學而言🛌🏻,馮氏之說也吻合自易傳到孔孟荀與墨子到墨辯的自然的邏輯發展,並無形中結合了兩者之精華。本文就我對易學本體概念發展到辯證邏輯及語言邏輯中的本體精神說明方法到理論到智慧 以及智慧到德性到自由兩個系列相互轉化以及提升的必然關系🐭,以充實馮氏之說🛢🕺🏿,同時也發揮本體詮釋學的詮釋本體精神。